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中文版》由现代传播集团与 The Art Newspaper 的国际出版方 Umberto Allemandi 出版社合作推出。2013年3月创刊以来,在中国艺术领域的爆发期,以其国际性、专业性与前瞻性的发展定位,取得了长足而迅速的发展,不仅成为华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艺术媒体,同时推出的数字版“艺术新闻iArt”也是移动客户端下载量最大的中文艺术媒体,每日更新的数字媒体App “iArt艺术新闻”与微信公众号“艺术新闻中文版”在艺术圈具有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力。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中文版》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甲2号中国红阶1座4楼 邮编:100027
4/F, No.A2, China View, East Gongti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7, China
Tel : (8610) 6561 5550-373
E-mail : theartnewspaper@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国际客户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安娜 Anna An

TEL: +8621 63353637 x 696

EMAIL: anna@modernmedia.com.cn


国内客户经理 DOMESTIC ADVERTISING

虞萱萱 Shell Yu

TEL: +8621 63353637 x 685

EMAIL: yuxuanxuan@modernmedia.com.cn

interview|专访 跨年声场@鲁明军:期待新的艺术出现,而不是消费别的领域已设定的议题

什么是“新”的艺术?鲁明军并没有给出答案,在他的视角内,“新”的艺术不是目前展览经济中流行的科技展和网红展,甚至也不是借用“别的领域”已有的议题。

interview|专访 还有“梦想之地”吗?来自伊朗的她又经历了一遍对美国的爱和恨

在洛杉矶布罗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施林·奈沙个展“我将再次迎接太阳”(Shirin Neshat: I Will Greet the Sun Again,2019年10月19日-2020年2月16日)横跨艺术家30年的职业生涯,呈现了超过230件的摄影作品和8件影像装置,在西方和中东关系破裂的局势背景下,探索她在美国和伊朗作为艺术家的身份认同。

interview|专访 艺术联结 | 企业的文化机构何为?——专访普拉达艺术基金会项目总监阿斯特丽德·韦尔特

“文化机构何为?”普拉达艺术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在一份文化宣言中提问。随着时尚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日益常态化,时尚品牌成立艺术基金会、举办当代艺术展览、艺术家与品牌合作已成为近年趋势。

interview|专访 2019艺术市场年度之书:超级画廊与全球当代艺术交易崛起的幕后故事

《名利场》杂志的特约编辑迈克尔·施纳耶森(Michael Shnayerson)的新书《大爆发:劣币,超级艺术经销商,与当代艺术的崛起》,今年5月一经问世便一度脱销。这本书讲述了从纽约成为当代艺术世界中心的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今,关于当代艺术和金钱的惊人故事。

interview|专访 TANC独家专访 | 佳士得亚洲区主席魏蔚将离任:亲历亚洲艺术市场的黄金时期,未来仍将留在香港

魏蔚说她在任职佳士得期间,遇上了亚洲对西方艺术收藏的飞跃期和亚洲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佳士得全球拍卖总额中亚洲的比重决定性地稳定在了20%以上,与2012年之前相比,有翻倍的增长。

interview|专访 艺术联结 | 以岁月换取时间的尊重——专访巴塞尔全球合作伙伴爱彼董事会副主席 Olivier Audemars

随着传统广告业影响力式微,消费方式的演变,尤其是以视觉为中心的社交媒体的兴起,营销策略更新换代。近年来,文创产业和展览经济蓬勃发展,品牌以赞助人的身份参与到文化生产,甚至成为文化主体的现象日渐普遍。企业社会责任、慈善事业与营销之间的界限亦渐趋模糊。出生于X世代的艺术家,不再拒绝与品牌跨界合作,与大众文化接轨,希望以此提高传播的持续性,或试图以艺术实践介入资本的内部。

interview|专访 十年《素描课》,威廉·肯特里奇在巴塞尔谈如何“学习古典大师”

肯特里奇的工作有时会涉及到极大规模和极小规模的情境。不过,他几乎总是从画素描开始进行构思,有时候再将素描制成动画或者影像,最后通过工作坊与音乐家、舞者、歌手、设计师、作曲家合作,才成就了一些繁复而沉浸式的作品。

interview|专访 专访 | 阿德里安·维拉·罗哈斯:人类最后的艺术

如果在人类的最后时刻,最后的人类决定要创作一件艺术品时会是怎样?艺术的终结、世界末日和语言的终结是同一回事:同样的结局。

interview|专访 艺术联结 | 专访宝马集团文化事业总监托马斯·哲斯特:在炫目表象与真实价值之间

托马斯·哲斯特(Thomas Girst)自2003年以来担任宝马集团文化事业总监,曾在德国汉堡和美国纽约大学学习艺术史、德国文学和美国研究,担任过德国《每日报》驻纽约记者,是一位学者和实践者兼容的企业文化管理者。

interview|专访 走出杜塞尔多夫学院的托马斯·鲁夫,以数字技术推动摄影进入当代艺术

“摄影不存在一种‘本质’。它的定义总是随时代而变化,既取决于创作者和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也取决于艺术的展示和解读系统。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BY MAZZYBOX & JILIN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