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艺术新闻/中文版》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联合举办了“唯不安宁者得安宁”向京新作展与回顾展主题讲座。讲座以向京和朱朱的对谈展开,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在对话中,向京围绕“观看”讲述了个人创作的基本线索以及作品、展览现场和观众的关系。已经举办了四次个展,以及此次回顾展“唯不安宁者得安宁”与新作展“S”的向京,是否会暂停雕塑创作?她将从一个“封闭”而自我的艺术世界进入一个怎样的未来?策展人和评论人朱朱如何看待艺术家在成熟之后的路向?新作系列“S”又会带来怎样的可能性?在听众超员的讲座现场,这场围绕艺术的创作历程展开的讨论,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
6月25日,TANC Art Talk |“激活:重新想象美术馆现场”在上海K11 x Modern Art Gallery举行。四方当代美术馆创始人陆寻、上海chi K11美术馆馆长黄圣智、以及艺术家张鼎和于吉四位嘉宾,在《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的主持下,就美术馆如何突破白盒子空间呈现出新的活力、艺术如何与都市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以及艺术与消费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在展览“直播-Welcome to My Life | 勒梅特夫妇影像艺术收藏展”开幕当日,《艺术新闻/中文版》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合作,于展览现场举办了题为“流动的藏品:影像艺术收藏的维度”的论坛。论坛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与《艺术界》执行出版人曹丹主持,邀请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法国著名收藏家伊莎贝尔和让-康拉德·勒梅特夫妇以及艺术家杨福东、麦德尔·福蒂纳,探讨影像艺术的收藏与展示,观看与保存。
2016年3月,《艺术新闻/中文版》在“微信”这一通常被视作“读图”的平台上,推出以声音为媒介、聆听为感受方式的线上项目--“一声一城”。北京、香港、上海、杭州、成都、长春、深圳、台北...... 来自8座城市的声音艺术家,以实地录音的方式,构筑起关于城市的流动“声景”。4月17日,《艺术新闻/中文版》在上海衡山·和集举办“一声一城”主创分享会,让我们先经由声音回到上海。
4月10日,《艺术新闻/中文版》与UCCA合作,在美术馆报告厅举办了名为“艺博会进化论”的论坛,论坛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邀请“艺术北京”艺术总监金岛隆弘、佩斯北京总裁冷林对艺博会这一在全球艺术生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艺术市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4月10日,《艺术新闻/中文版》与UCCA合作,在美术馆报告厅举办了名为“艺博会进化论”的论坛,论坛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邀请“艺术北京”艺术总监金岛隆弘、佩斯北京总裁冷林对艺博会这一在全球艺术生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艺术市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3月19日,中国首个贾科梅蒂大型回顾展在余德耀美术馆开幕。作为开幕日的系列活动,《艺术新闻/中文版》邀请到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Catherine Grenier、艺术家陈侗以及余德耀基金会总监Ashok Adicéam,围绕贾科梅蒂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理念,以及贾科梅蒂的艺术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场对话。
11月22日上午,2015“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的系列活动之一——《艺术新闻/中文版》国际论坛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论坛以“艺术创新能量”为主题,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邀请了策展人李振华,艺术家张鼎,艺术家李牧,纪录片导演余天琦,香港M+博物馆策展人姚嘉善,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成员工藤岳,建筑师马岩松,策展人、“Arthub亚洲”创办人乐大豆,著名影像艺术收藏家Artur Walther、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进行了分享。论坛从数字技术、纪录片创作、策展、建筑、社会介入与美术馆运作等诸多方面揭开了“艺术创新能量”的不同面向,也展现了目前艺术界鲜活的思想向度。
2014年10月,佳士得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共同举办的以“跃入国际视野的YCA一代”曾对中国年轻艺术家(YCA)在海外展览集体“爆发”的现象展开讨论,而在今年4月的“亚洲艺术巡礼”论坛又对新兴中国藏家的活跃表现进行了探讨。10月16日,佳士得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再次共同主办的“变革力量,演进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新生态”论坛则将视野延伸至了中国当代艺术当下內部所处的结构性变化之中,艺术机构和组织的发展延伸至西安、三亚这样地方城市,新兴收藏也以更多样的方式介入艺术新生态的塑形之中。
《艺术新闻/中文版》和佳士得中国拍卖行合作主办的艺术论坛“上海美术馆的新生态与未来”于9月25日下午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酒店举办。论坛中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Larys Frogier,上海当代艺术馆主席兼馆长龚明光、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以及《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讨论近年来上海的博物馆兴建热潮。
ⓒ 2015 THE ART NEWSPAPER. BY MAZZYBOX & JILIN CHEN